寒期将至,为切实减轻广大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,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假期,确保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,牧野区“双减”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特向全区中小学生家长发出以下提醒:
一、从我做起,坚决拒绝参加学科类培训。
根据“双减”工作要求,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、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。目前我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清零。寒假期间以任何形式开展的“幼小衔接”“小升初”“初升高”学科类培训班和以“教育咨询”“家庭教育指导”“众筹私教”“游学研学”等名义开设“一对一、一对多”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班均属于违规培训行为,敬请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。
二、兴趣为主,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。
1.理性选择培训机构。家长为孩子选择培训机构,请务必做到“四必查”:一查“证照”,培训机构需同时具备《审核同意书》和《营业执照》,并在培训场所醒目位置公示;二查培训项目,培训机构实际开展的培训项目与办学审核同意书上“培训项目”必须一致;三查教师从业资质,从事校外培训的教师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;四查资金监管,凡是正规培训机构均需将预收资金存入监管专用账户,并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监管。不要选择证照不全、实际培训项目与审核同意书上“培训项目”不符、资金未纳入监管的培训机构,避免您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。
2.签订规范培训合同。请家长朋友们与培训机构签订《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(示范文本)》(教育部、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修订),不要签订其他合同文本,提防合同中出现“概不退费”等霸王条款。
3.通过合规方式缴费。请家长务必通过教育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选课、缴费,家长缴费完成后一定要及时索取与机构名称一致的税务发票,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,切忌“私下交易”,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。
4.拒绝超长期限收费。按照政策规定,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,更不能一次性收取超过5000元的培训费用。对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方式诱导跨学期、跨学年缴费或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、超5000元培训费用的,请家长朋友要冷静消费,防止上当受骗。
5.采取正确维权方式。在产生退费等纠纷时,请家长朋友首先根据合同内容与培训机构进行协商,协商达不成一致的,可向审批登记部门申请调解。
三、畅通举报,维护良好教育生态环境。
家长朋友们,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,也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。希望家长朋友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,审慎参与校外培训活动。欢迎家长朋友加强对校外培训的监督,如发现违规行为,可向我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举报,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查处力度,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。
举报电话:
学科类培训:0373-3373130
科技类培训:0373-6307719
文艺类培训:0373-3069653
体育类培训:0373-3373125
牧野区“双减”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
2025年1月11日